Facebook Line WeChat Google+ Twitter Linkedin

Skype Me??

子宮內膜癌

  子宮主要有二層構成,外層是肌肉層,而內層則是每個月月經的來源,子宮內膜癌就是由子宮內層的子宮內膜細胞產生癌變,其發生率約每 100 人就有 2~3 人(美國)。 50 歲以後發生率較高,約占子宮內膜癌的 70 %,所以年輕女性較少見, 40~50 停經前佔了 25 %, 40 歲前的子宮內膜癌只佔全部子宮內膜癌的 5 %。剛開始癌細胞由子宮內膜開始擴散至全部子宮內膜,進而侵犯肌肉層、子宮頸、膀胱、腸道或更達到器官,假如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第一期的治療復原率約 95 %。 
 
危險因子 
子宮內膜癌的最大危險因子,有以下的情況: 
•  很早來初經。 
•  停經的年齡較晚。 
•  雌激素量高於黃體素。 
•  沒有小孩。 
•  肥胖。 
•  糖尿病、高血壓。 
•  月經經常不來,增加內膜增生的機會,如 PCOD 。 
  另外,乳癌的患者可能有較高的雌激素,有較高的子宮內膜癌罹患機率,有這種情況則應每年有子宮內膜刮除檢查,若有肝臟方面的疾病,則危險性也較高,因為過多的雌激素都是由肝臟代謝的。 
症狀 
  最常見的症狀是停經後的出血或任何不正常的出血,如:大量的經血,經期間的點狀出血。假如是 35 歲前不正常的出血,通常是因荷爾蒙的不平衡,而超過 35 歲有不正常的出血,有其他的子宮內膜癌危險因子存在,或有水漾般或膿狀的分泌物,都建議能有子宮內膜取樣檢查。不像大部分的癌症沒有明顯症狀,子宮內膜癌早期即會有不正常出血,較易於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陰道超音波檢查子宮內膜的厚度,太厚的內膜表示內膜增生,需進一步刮除檢查,也可做子宮內膜取樣,可在門診用一小管子,進入子宮內取少量子宮內膜細胞檢查(因採樣範圍有限,適用於停經前婦女的出血檢查,因停經婦女罹患子宮內膜癌的機率較高,需有較廣泛的子宮內膜刮除檢查),另外,若不是惡性引起的出血,子宮內刮除術也是一種治療的方法,而子宮腔鏡可進入子宮腔,觀察內部情形看到病兆,直接取樣。 
 
子宮內膜增生是什麼? 
  子宮內膜增生表示長期只有雌激素的刺激,而沒有黃體素的支持,例如:沒有排卵的情形,因缺乏黃體素的撤回性出血,則造成無月經,通常發生於更年期、停經前,若長期月經週期間隔拉長,月經來的較少,天數也較短,或不規則的月經週期,量多頻繁的出血,可能就要懷疑是否有增生的可能,以子宮內刮除取樣來做病理顯微檢查,分為兩種,一種是典型增生,以後變成子宮內膜癌的機會相當低;令一種是非典型增生(atypia),若長期不治療,則有 25~30 %的致癌可能。 
  所以非典型的子宮內膜增生,即為一種癌前的變化(precancer),好在這種癌化的過程相當緩慢,平均要 7~10 年,而且可用高劑量的黃體素來治療,但需要子宮內膜刮除(D & C)來追蹤其對藥物的反應如何(追蹤約 3 個月),若沒有改善仍須考慮切除子宮。 
 
子宮內膜癌該怎麼辦? 
  子宮內膜癌的治療率非常高,因為癌症早期即有出血及分泌物的症狀,子宮內膜癌也可由子宮內膜非典型增生的癌前變化提早預防治療,但有部分子宮內膜癌並沒有經過內膜增生的變化,與雌激素的刺激較無關,通常發生於年紀較大者,也較惡化,則癒後較差。 
  通常早期發現癌細胞侷限於子宮內膜,則子宮切除有時合併卵巢切除,其治療率高達 95 %,假如癌細胞是非常惡性型,或侵入子宮肌肉層相當深,考慮癌細胞擴散出子宮的可能性,切除子宮後的放射線治療可能是有需要的。 
 
當妳面對開刀時 
  雖然每天都有許多人走進醫院接受手術,但大部分的人都帶著恐懼害怕的心情,這是需要思考與調是的,這其中包括了開刀引起時的不舒服及危險性,和面對生活造成的干擾與不適。 
  我覺得病人有主要的決定權,確定是否接受手術,因為妳的身體、生命,不是醫師的,妳應該盡妳所能的了解妳現在的情況及手術和藥物所能達到治療的目的與效果,自己收集資料,提出問題與醫師討論,教育自己。當妳了解的越仔細,知識越豐富,妳的焦慮也就會減低,任何的醫療問題,特別是涉及開刀,最容易產生焦慮不安,以下的說明也許當妳面對開刀抉擇時有幫助: 
與醫師討論妳的情況 
  讓醫師解釋妳現在的病情,所有的治療方式及其效果,因為醫師的職責在於提供妳資料,讓妳能選擇最好的方式來照顧妳的健康,討論其危險性及好處,了解手術後恢復的情況,及能恢復正常生活的時間,當妳完全了解整個程序,則會更有理智、平靜的做出決定,假如妳決定是否需要手術,最好能有人陪伴妳與醫師討論,而他(她)可幫助妳一起面對決定,仔細聆聽醫師的說明,提出更多的考慮或問題,有個信賴或愛妳的人一起參與,可給妳更多的幫助。 
  如果妳覺得還是非常不放心,可尋另一位醫師的意見,在醫療的領域中,很多的決定都是利害相較下,中間有許多的遊走空間,假如另一位醫師的意見與前醫師意見相左,則妳應提出問題來詢問醫師,因為這是妳的身體,妳的健康。